第一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高校领导与媒体座谈会小记
2018-05-03 来源: 中国矿业报
细雨绵绵,似有道不尽的长情话语。4月23日,伴随着第一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开幕的热烈气氛,由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矿业报社牵头组织的地矿高校领导与新闻媒体记者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座谈会旨在了解地质、矿业领域高校的状况,探讨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聆听地质、矿业类高校对媒体及宣传报道的诉求,使媒体更深入了解地质、矿业高等教育情况,推进地质人才培养。
座谈会由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赵腊平主持,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刘雅彦出席。
矿业应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赵腊平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矿业报》的基本定位。他说,中国矿业报把矿业全产业链作为宣传报道的对象,这里的矿业不单纯指矿山采掘,而是从最前端的地质调查开始,随后是地质勘查、矿山采掘、矿产品加工,一直到矿产品贸易、矿业全行业管理,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整个行、全产业链服务是报纸的定位。
他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或误区,那就是有些人把矿业看作是污染的代名词,提起煤炭等矿产开采利用,就想到雾霾。其实,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例如,德国也是一个大量使用煤的国家,美国近几年也恢复采煤,为什么没多大污染?与煤的清洁利用有关。他认为,从历史上看,没有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就谈不上工业文明;同样,没有绿色勘查和绿色矿业,没有地质勘查行业和矿山这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就不会有现代矿业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
赵腊平介绍,近年来,《中国矿业报》开设了“教育·人才”版,加大了对地质、矿业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宣传报道力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优势,加大对地质、矿业高校及其教育特色的报道,形成品牌效应,希望利用此次座谈会,聆听各位参会的高校领导与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
加大地矿红色文化宣传力度
第一个发言的高校领导是河北地质大学校长王凤鸣。他坦言自己是《中国矿业报》的忠实读者,《中国矿业报》在启迪校领导班子教育思路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地矿行业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红色文化,河北地质大学名誉校长李廷栋院士就曾多次提出传播红色文化,并一直督促先做起来。因为百年地质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地勘行业涌现出了一批英烈、最美地质人,还有一大批劳模,他们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值得弘扬。但是目前地勘行业英雄模范人物的纪念活动相对较少,为此该校学生创立了地质之光社团,专门搜集全国各地的行业先进人物事迹、数据,影视、图像资料,包括一些口述史。这项工作得到了很多院士、有关领导以及中国矿业报社的大力支持。同时,他希望,中国矿业报社和其他中央媒体可以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块阵地,激励青年学子成才。
成为培优人才的通道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郭朝辉明确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大赛,如何应用大数据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行业都离不开地质资源,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项目在开始之前,都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及地质资料收集,如何让这些地质资料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此外,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地质资料作为基础,两者结合可以开发出很多资源,比如,这次大赛的作品要求之一——如何应用地质资料数据进行应用专题开发,这个专题开发包括生态环保、数据终端的开发,希望媒体对好作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好作品。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伯平则表示,希望中国矿业报社加强舆论引导,让专家在各种大赛中多给予学生一些指导。
一些高校领导表示,大赛是学生和老师自我锻炼与展示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对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当前学生就业出路,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院长邵拥军提醒,每个省份行业部门用人应循序渐进,用人数量不要波动太大,应做到数量可控。学生学成以后需要有一个出路,但是一些省份的地矿局、有色局、核工业局、煤田局等甚至已经连续两年不招人了,这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共同解决。如果学生就业有合适的岗位,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相关专业,这也是一个行业的生命线。
让科普宣传深入人心
“成都理工大学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科普作家叫刘兴诗,已出版了200多本作品,因这200多本作品叠起来,和他身高一样,也被戏称为著作等身,其地质科普作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郭朝辉说起这些兴致颇高。
据了解,成都理工大学较早就启动了地质科普知识进中小学工作,他们每年都会送给中小学校一些恐龙复制模型、岩石矿物标本等,并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他们不仅“走出去”,还“请进来”,去年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地学体验营活动,其中包括参观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实习基地,学生们反响非常好。明年,他们还将继续组织地学体验营活动,届时会邀请中小学生和媒体朋友一起参加。
郭朝辉介绍,成都市预计投资12亿元,准备与成都理工大学联手打造地质资源博物馆,用于宣传地质资源,宣传科普文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则对地质文化和科普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该校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成军介绍,该校每年举办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邀请全国200位高中生参加,向他们介绍一些地质知识;该校还排演了话剧《大地之光》,已在北京、西安、武汉、重庆四地公演,影响非常大。今年,该校还成立了科普研究院,以加强科普研究以及创作,同时希望邀请国内一些知名的科普专家驻校创作;组建了一支科普宣传队伍,组织学生到生源地进行科普宣传。
在他看来,科普工作很重要,地质又是一个小众学科,希望媒体多关注地质地矿行业。去年,该校还推出了地学长江计划,主要是围绕长江流域开展相关的地学研究工作。今年,武汉市正在主推长江文明,该校也在积极地参与,长江自然博物馆的建设、长江自然资源及大数据建设也与这次大赛的主题非常吻合。
邵拥军认为,每个高校都有传承地质文化的义务,比如科普文化进入中小学、旅游地质等。国家有关部门不仅建设了一批科研基地,而且还建设了一系列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这些基地都渗透了丰盈的地质文化,是对群众、学生开展地质文化传承教育的最佳载体。全国各地都有地质博物馆,这也是传承地质文化的一个窗口。中国矿业报作为行业主流媒体,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大赛值得期待
会上,高校领导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愿望,很高兴参加此次活动,真心希望把大赛办好,而且一届届连续办下去。高校青年学子作为参赛的主力军,参与度越高,大赛才会越办越好,组织方应多了解学生诉求,设计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模式,尽快明确组织方式,确定专家组和评审方式等。同时,他们表示,欢迎媒体走进高校,欢迎新闻记者参与到学校有特色的活动当中,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把地质文化传播得更远,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文化。
“关于这次大赛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全国地质资料馆会考虑和国内外一些出版社联系集结出版。”全国地质资料馆二级项目负责人李晨阳表示,全国地质资料馆的服务完全是开放的,而且其公开化服务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外面很多单位,包括系统内的一些单位却不知情,因此我们也需要“走出去”,希望在高校举办一系列的地质资料推荐活动。
座谈会接近尾声,但高校领导们仍兴犹未尽。最后,赵腊平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各位高校领导、教授、专家就如何加强媒体与高校的合作,如何加强地质矿业教育的宣传报道,座谈会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的意见,都是真知灼见,颇有收获。下一步还将考虑把更多的地矿高校吸收纳入大赛,充分发挥大赛桥梁纽带的作用。同时,考虑建立一个平台,把这些高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探讨研究一些矿业地质教育问题,并逐步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
河北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领导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网、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多家媒体参加了座谈会。